野鸟与禽流感:国际鸟盟给公营机构的指引
资料来源:国际鸟盟
2006年3月7日
1. 背景
2. 检察与监察
3.1 不适当的反应: 杀掉野鸟
3.2 不适当的反应: 破坏生境
4. 给与喂饲野鸟、观鸟及其它相关康乐活动的公众的建议
5. 过去发生禽流感爆发的资料记录
1. 背景
H5N1基本上是禽畜的疾病,但近期发现在野鸟身上爆发。由禽畜、禽畜产品或候鸟存在带病毒的危机,进而影响目前爆发仍未波及的国家。这种H5N1病毒已在多种不同的野鸟身上录得,不过,水鸟特别是天鹅、鸭和鹅都特别容易受到感染或带有病毒。受H5N1病毒感染的野鸟,通常会很快发病和死亡,不过亦有一些受感染后,在病毒潜伏时期间仍能飞行一段长距离、或只有很少病征。以往发生在野鸟的H5N1事件中,受影响的只有少量雀鸟,而且只发生在个别地点。至于大规模爆发、以至病鸟和死鸟的数量快速上升,至今仍属罕见。
这种病毒只要靠排泄物、唾液以及鼻腔分泌物传播,而且可以直接传染给人类。不过,至今仍未有证实人类与野鸟接触而受病毒感染的事件;而所有有记载的事例,都是与受感染的禽畜处于密切接触的环境有关。
返回上面
2. 检察与监察
定期性监察野鸟死亡、以及有水鸟活动的湿地是十分重要。这需要地方管理机关、观鸟者、猎人、农民和广大市民通力合作。
这有需要由合适的国家机关担任统筹力量,吸引各方专业,包括兽医和医护机构、鸟类学家、生态学家和其它科学家,共同设计全国监察项目或指引。
对于监察的需要性,是有必要对外公布。同时也需要有清晰的程序,以报告不寻常的鸟类疾病或死亡、进行检测样本、收集结果和采取跟进行动。
除了带病和死亡的鸟种和数量需要记录外,其它与有关爆发相关的资料也需要尽量记录,包括重要生态特征(见以下表格)。例如在保护区或捕猎区,有关职员或志愿者可进行定期性的检测,最理想的是每两星期进行一次。
其它湿地地区,进尽量设立检验程序,当地的观鸟者、搜猎者、农民和郊野使用者应时刻保持警觉,如发现鸟类不寻常地死亡,应立即报告。
在休憩地带例如公园和装饰花园,要特别监察鸭、鹅和天鹅等鸟类。
鸟类死亡其实有很多不同原因,如饥饿和感染肉毒杆菌等。不过如发现鸟类有不寻常疾病或死亡的事情都应报告,如有需要,让兽医或相关的人士进行评估和调查。例如,英国政府的建议是如发现在同一地点有一只或以上的天鹅、鸭或鹅死亡、同种类雀鸟有超过三只以上死亡、或不同种类雀鸟有超过五只以上死亡,都应向有关部门报告。如有明显数量(如5只以上)的死亡、发病或死亡的数字快速上升,都会考虑为H5N1爆发的拟似个案,并会立即采取操施并同时进行监察。
如有这样情怳发生,有关地点(包括受影响鸟类的所有觅食和晚栖地)应该立即封闭,禁止公众进入,以防人类与鸟类、以及牠们的粪便和活动的水体接触而受到感染。在有关地方亦需要张贴告示,警告公众不要接触雀鸟,并提醒要在进食或抽烟前,以及接触口、鼻之前,要小心清洁和消毒。
请留意有些鸟种的日间在不同的地点觅食、休息和栖息,而这些地点之间之亦有一定距离。了解鸟类生态,会帮助减低在这些未察觉的地点受感染的风险。当地的鸟类学家、全国性的鸟类保护组织可协助点出这些地点。
如H5N1的监察呈阳性结果,有关地点需要保持关闭。凡是有机会接触该地的泥土和水的车辆、器材和鞋,都必需要彻底洗净(例如以高压射水)和消毒,以防以传播病毒。
返回上面
3.1. 不适当的反应: 捕杀野鸟
我们不鼓励以捕杀大量野鸟的方法控制H5N1病毒散播,主要的原因是:
- 这做法很昂贵且成效成疑;
- 这做法可能会导致受感染的鸟类分散至更广泛地区;
- 这做法会杀掉其它非目标鸟种,更有可能会影响受保育关注的鸟种;
- 这做法更会做成资源错配,使有效防控病毒的方法(例如提升生物安全性、管制现时非法或不受监管的禽畜运输)得不到支持。
要彻底清除H5N1病毒的可能感染途径,理论上是在传播疾病之前,快速捕杀所有受感染的野鸟种群。可是目前仍未有这种杀鸟的技术,鸟类会很快在其它合适的地点再次群集,受感染的会继续接触其它鸟类。
现时大部份的杀鸟技术都会引起极大的干扰(枪击、捕捉、引爆炸药),没有一种是完全有效。幸存的雀鸟会很快反应并迅速飞往较低干扰的环境,并形成感染的新焦点。要监察和控制这些离开原来地点的雀鸟,会变得更困难,特别是对于一些缺乏生境资料的地点。所以捕杀或干扰野鸟,会导致问题明显恶化。
使用化学方法例如毒药去杀掉野鸟,造成的干扰较低,迫使仍生存鸟类移到其它地点的机会亦较低。可是,这个做法会衍生其它问题,例如持续性的环境污染、以及其它非目标鸟种死亡的问题。
现时捕杀野鸟的方法会导致大量鸟类及任何鸟种死亡,并会导致濒危鸟种或其它非目标鸟种面临更重大的危机。
现时禽流感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运输禽畜和禽畜产品、受运输途径感染的人及车辆、受感染的禽畜饲养设施、以及有关水源。最有效控制病毒的途径,是要确保禽畜、或有关产品运送过程的任何阶段,作出充足的生物安全操施。此外,还要隔离禽畜与野鸟的接触,以减低野鸟将病毒传播至禽畜、或由受感染的禽畜将疾病经野鸟传播至野外。
现时主要监察H5N1病毒的国际机构,包括世界卫生组织(WHO)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(FAO)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(OIE)都说明捕杀野鸟以控制禽流感是不可能以及不应尝试。
野鸟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的贡献,特别是在控制虫害方面(可参考从前中国杀害麻雀的严重后果),野鸟也为捕猎或生态旅游带来利润。鸟类有康乐、文化和提升精神的值价,提升生活素质、促进人类身体上及和精神上的建康。捕杀野鸟以防控禽流感,会导致丧失这些利益,并会加重这高昂而缺乏方向的支出的负担。
返回上面
3.2. 不适当的反应:破坏生境
以住曾有人提出要将湿地的水排干、破坏植被(例如芦苇) 、繁殖地和栖息地,以防止迁徙鸟类回来聚居。从好的方向想,这种行动的成效不明显;从坏处想,这种行动会带来严重、广泛和影响长远的后果,包括增加速传播感染的危机。
蓄意的环境破坏,不单对鸟类和现行的生物安全操施带来危机,也会带来人类福利和经济上的影响。湿地除了拥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外,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,有防洪、净化水源、让营养物质循环、以及是湿地环境生活的社区赖以维生的地方 。
雀鸟离开原来的地点,要监察牠们会否受到感染是相当困难。鸟类会在其它地点成群结集,有机会引致拥挤情况,增加传播感染的机会。
返回上面
4. 给与喂饲野鸟、观鸟及其它相关康乐活动的公众的建议
「一般性」接触,包括在有鸟类 (例如鸭或鸽子) 的公园或市集行走,这些野生或饲养的鸟类所带的疾病包括H5N1的传播风险很低。无论H5N1会否造成危机,事实上人们勤洗手保持清洁是必要的,尤其是在接触野生或饲养动物、或牠们的粪便和食水后、进食前、抽烟前或接触口鼻之前。
给予公众的建议需要强调从野鸟身上感染H5N1病毒的风险是很低的,现时仍未有记录证实由人类直接由野鸟感染禽流感的事例。很多动物(例如猫和狗)的粪便都带有人畜共同传染的疾病,特别是呼吸道感染,不过这些都是人们不重视卫生常识所导致的后果。
如发生H5N1爆发,需要禁止公众进入受感染地区的水体或其边缘地带。这些进出入限制地区要扩展至有鸭鹅活动和排便的草被,因为病毒会停留在粪便并保持活跃约至少2-3星期。
观鸟是安全的活动,人们需要避免接触鸟类、鸟粪和牠们活动的水体。同样地,在花园继续饲养鸟类也是安全的,使用喂食器或喂食桌的鸟类带有H5N1病毒的机会亦很低。最重要的是依照正常和合理的卫生操施:在接触沾有鸟粪的器具后要洗手、定期清洁和消毒喂食器和喂食桌。
返回上面
5. 过去发生禽流感爆发的资料记录
虽然最近发生过多次H5N1禽流感爆发事件,可是现时对野生鸟类受感染的途径、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资料仍然很少。关于对野鸟受感染方面,仍缺乏鸟种、捡获数量、确定地点等资料。如需要更佳地预防这种疾病,需要具有标准性的资料,重点放于在防范、预期将来爆发、以及对有效政策提出指引,以减低禽流感对经济和保育方面的影响。
在爆发禽流感的地区的所需要的资料,其实是可实时作记录。以下提供多类别需要收集的资料,无论H5N1检测结果呈阳性或阴性反应,收集这些资料都是十分重要的。
返回上面
|